据新华社报道,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清华大学教授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,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103岁。
在他九十多岁的时候还能接受访问,逻辑清晰、声音洪亮、精神头十足。很多人都好奇他的养生之道,他自己也从不避讳,坦言过自己一生中坚持做的六件事——不是昂贵的药物、也不是高深的偏方,而是看似简单、却最难坚持的生活方式。
其实从医学角度来看,这六件事都非常值得说一说,不是所谓“偏门秘籍”,而是真正有科学根据、值得大家借鉴的健康习惯。
1. 读书、心静是最好的保健品
在杨振宁看来,书的作用非任何保健品可比,烦闷时,读书是安慰者,让人处变不惊,宁静致远。他年轻时就特别爱读书,尤其喜欢那些能静心养性的经典之作。现代医学也早就指出,持续读书对于大脑功能的维持有非常大的帮助。
展开剩余86%国家老年医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,经常阅读的老年人大脑萎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读书的人。阅读不仅能延缓记忆力退化,还能提高抗压能力,甚至有助于降低老年抑郁发生率。人活着,脑子得清楚,脑子清楚了,身子才不会乱。读书,就像是给大脑做按摩,越读越灵光。
2. 有一个好心态和规律的生活
人心一乱,百病丛生。很多慢性病,其实都和心态有关。有研究发现,高压状态下的成年人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情绪稳定者高出30%以上。不少癌症患者的初期发病都能追溯到长期焦虑或者负面情绪的积累。
杨振宁老先生曾经说过,遇事不急、不怒、不争,心里自然就安稳。日子不可能没有烦恼,但怎么应对烦恼,是决定身体能不能扛得住的重要分水岭。有人说,情绪管理是隐形的药方,这话一点不假。
3. 三餐外会少量进食,讲究慢餐
吃饭这件事,大家都太随意了。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三餐不定,狼吞虎咽,吃得多却没吃好。而杨振宁老先生一直坚持细嚼慢咽,还会在正餐外少量进食。别看只是节奏不同,但对身体影响巨大。
医学研究表明,吃得太快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增加胃食管反流、胃溃疡等问题的风险,而且还容易导致肥胖。慢餐则能有效刺激饱腹中枢,减少过度进食的可能。另外,三餐之间适当加餐,也有助于稳定血糖,减少暴饮暴食的发生。小习惯,大效果。
4. 年轻时喜欢走路,年纪大了骑脚踏车
杨振宁老先生年轻时喜欢走路,后来年纪大了,改成了骑脚踏车。没啥高大上的设备,也没请私教,但他就是能坚持。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。走路、骑车都是非常好的选择,既低冲击,又能锻炼心肺。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,规律性远比强度重要。重要的不是今天走了多少步,而是能不能天天都动起来。脚一动,血液一流畅,身子也就不容易出毛病。
5.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,不抽烟不喝酒
杨振宁老先生一生滴酒不沾、从不碰烟草,很多对身体不好的习惯,他都没有。在医学上,这就是非常标准的健康生活模式。
6. 从来不乱用药物,养生要讲科学
杨振宁老先生对用药一向非常谨慎,从不迷信偏方,也从不自己随便吃药。每次用药前都会了解药物机制,是否存在副作用,必要时还会咨询专业人士。科学养生,最忌讳的就是“听别人说”。
很多人得了个小病就自己去买药,什么头疼感冒、肚子不舒服,全靠自己“经验”下判断。但实际上,这种“乱吃药”可能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。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,轻则导致耐药菌株增加,重则破坏肠道菌群,引起各种并发症。
这些生活方式看起来都不复杂,甚至有点普通,但真正能坚持几十年,就很不普通了。现代医学研究一再强调,影响健康的因素中,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占比高达60%以上,而遗传只占不到15%。
大多数人能不能健康长寿,靠的是自己怎么过日子。不是说不能生病,而是能不能在生活中给身体一个喘息的机会。很多年轻人觉得老了再说,实际上身体的损耗是从三四十岁开始的。等到真的出问题,再想补救,往往已经来不及。
有人会问,难道长寿就是目标?也不是。健康不是为了多活几年,而是为了活得舒服。身体好,就能吃得下、睡得着、走得动。能逛菜市场、能约朋友喝茶聊天,这些才是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幸福感。
那些每天都要吃一堆药、住院检查、不能自由活动的日子,其实是一种负担。不是岁数越大越成功,而是活得越有质量才算数。养生这事,不能等生病了再重视。也不能光听说哪里有秘方、哪个产品好就跟风。真正有用的东西,其实都很基础,也都写在医学教科书里。
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去信,不愿意花时间去坚持。反倒被各种所谓“快速见效”的广告牵着鼻子走。其实,真正的“健康秘籍”,从来都是那些看起来没啥稀奇,但做起来最难的日常习惯。
参考文献:
[1]李峰,周志刚.慢性应激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调节机制[J].中华高血压杂志,2022,30(12):1103-1108.
[2]赵琳,王敏.阅读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促进作用研究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23,43(4):880-884.
[3]张雪,刘倩.饮食节奏与肥胖相关机制研究进展[J].中国营养学报,2024,46(1):45-50.
[4]王华,林晖.中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性分析[J].中国公共卫生,2022,38(3):398-402.
[5]陈志强,赵永强.吸烟与酒精摄入对肝脏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[J].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,2024,38(2):216-220.
参考文献:
[1]李峰,周志刚.慢性应激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调节机制[J].中华高血压杂志,2022,30(12):1103-1108.
[2]赵琳,王敏.阅读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促进作用研究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23,43(4):880-884.
[3]张雪,刘倩.饮食节奏与肥胖相关机制研究进展[J].中国营养学报,2024,46(1):45-50.
[4]王华,林晖.中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性分析[J].中国公共卫生,2022,38(3):398-402.
[5]陈志强,赵永强.吸烟与酒精摄入对肝脏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[J].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,2024,38(2):216-220.
发布于:江苏省红腾网-炒股杠杆网站-股票加杠杆网站-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