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融城上插青旗,莲开五叶复朱衣。莫道清池无日月,洪英聚义在今时。
雍正六年(1728年)十月,满清剿灭福清九莲山青莲堂总堂,缴获印信、兵器。总堂主林永华焚毁账册,亲率三十六先锋突围。山主陈阿火率三百六十七人死守鹰嘴崖断后,将清军诱往西北方,最后阵亡于九莲山北麓。林永华得以率主力从东南方脱困。正所谓“三十六星落,血染鹰嘴红”。
林永华突围后前往南日岛,于雍正七年(1729年)三月, 赴台联络明郑余部。1731年重返福清海口镇设立临时总堂,整编九莲山旧部、南日岛水军、莆田盐枭约有一千零七十二人。
雍正十年(1732年)七月,清兵围剿海口临时总堂,林永华胞弟林阿义手挥双刀,身中四弹立而不倒。次年二月,临时总堂利用元宵节灯火掩护全员转移,迁往渔溪船帮会馆。(渔溪分堂驻地)
雍正十三年(1735年)雍正驾崩,地方管控松动。六月,以总堂主林永华为首,财堂主事陈天赐、战堂主事郑海蛟、人堂主事吴玄机以及东张分堂、高山分堂、宏路分堂、江阴分堂四堂代表密会于渔溪,通过《西迁三十六议》。
七月,购西门米铺。八月,动工地下密室。九月,利用雍正丧期官府瘫痪,夜间转移核心档案。十月,正式挂"林记米行"招牌营业。
展开剩余48%自此,总堂经过了从玉融山开创,转移到九莲山,再先后转移到海口分堂和渔溪分堂。最终迁入城关,与官府玩起“灯下黑”。
城关总堂是青莲堂最高权力机构,五房为下设分堂,谓之“莲开五瓣”。长房东张分堂,二房海口分堂,三房龙田分堂,四房高山分堂,五房渔溪分堂。是“总堂-分堂”的构架关系,非并列层级。
总堂掌五房堂主任免、刑堂裁决、香火传承,凡各房盐银三成归总堂,七成自用。
五房刑案,凡涉人命、叛堂者, 必送总堂刑堂复审。五房堂主由总堂主提名,八职共议,起誓立约。总堂遣白扇驻各房,察账目、观舆情,岁暮返总堂禀报。
闽粤台、东南亚帮会多称为堂,谓之山堂、堂口。构架为总堂 -分堂。哥老会,青帮多称舵,源于船运术语,多用于漕运,构架为总舵-分舵。因满清刻意地污名化以及混淆的档案记录,企图从根源上瓦解反清复明组织的构架,加上近来受影视小说影响,多把洪门堂口称为舵,实误也。
纵观福清青莲堂城关总堂近两百年迁堂史,实为不肯屈服的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化身,福清青莲堂的洪英始终没有忘却当年玉融山上的誓言,与满清抗争到底,用鲜血和忠义谱写了民间组织壮丽的史诗。
发布于:福建省红腾网-炒股杠杆网站-股票加杠杆网站-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