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9日上午,“筑梦黄河・相见银川”第三届全国(银川)坦培拉绘画学术交流展在银川美术馆开幕。旨在推动当代中国坦培拉艺术的发展,探索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坦培拉绘画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,汲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元素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。
本次展览由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、宁夏美术家协会主办,银川美术馆、宁夏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承办。展览共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的精心之作141幅,其中包含40位特邀艺术家的59幅作品,以及从全国征集的369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82幅作品。这些作品题材多样,风格各异,既有对传统精神的深刻领悟与继承,又有基于时代语境的创新探索与表达,充分展现了坦培拉绘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当代活力,也折射出艺术家们对黄河文化、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与艺术呈现。从内容到形式,从地域差异到材料拓展,极大丰富了当代中国坦培拉的艺术语言,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和适应能力。
展开剩余62%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孔喜在致辞中说,坦培拉绘画在当下语境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,需要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创新,推动这一古老画种的发展。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陈小军表示,此次展览是对宁夏美术事业的一次有力推动,为宁夏艺术家与全国同行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。
银川美术馆馆长负责人介绍,自2020年首届展览举办以来,“全国(银川)坦培拉绘画学术交流展”已成为国内坦培拉绘画领域的重要展览品牌。本届展览更加注重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,邀请了国内知名坦培拉艺术家参展,并通过学术研讨会、讲座等活动,深入探讨坦培拉绘画的发展方向。
特别令人动容的是,许多作品在材料层面就彰显着东方智慧:宁夏本地的红土、青藏高原的矿物颜料、甚至江南的蚕丝都被融入画作。这种“就地取材”的创作方式,让坦培拉这门西洋技艺真正扎根于中国的土壤。
展览引发了诸多积极思考。一方面,坦培拉绘画应关注现实与生活,创作回归人本,传递真情实感,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深度思考和表达;另一方面,面对新媒介的涌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,坦培拉绘画需思考如何有效链接传统、当下与未来,在全球视野中思考民族、本土艺术的发展,探索人类的共同感受与共通经验。
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,免费向公众开放。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红腾网-炒股杠杆网站-股票加杠杆网站-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