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女性朋友发现,自己到了50岁还没绝经,既高兴又担心。高兴的是,月经还在,人显得年轻;担心的是,听说晚绝经容易得癌。更纠结的是,如果以后更年期难受,医生建议补点雌激素,会不会也增加癌症风险?
一般来说,中国女性的绝经年龄在48到52岁之间。如果过了55岁还没绝经,就算是晚绝经了。晚绝经的女性,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,确实会带来一些好处,比如皮肤更有弹性、骨质流失较慢,整个人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。但硬币的另一面是,长期暴露在高雌激素环境下,可能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,比如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。这是因为有些肿瘤的生长会受到雌激素的刺激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到了更年期,雌激素开始不够用了,到底要不要补呢?我们先看看不补的后果。雌激素减少后,很多女性会出现潮热、盗汗、失眠、情绪波动、关节酸痛等症状,生活质量大打折扣。更严重的是,长期缺乏雌激素还会导致骨质疏松,增加骨折风险,甚至影响心血管健康。所以,对于症状严重或者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来说,合理补充激素其实是利大于弊的。
现代医学的激素治疗已经非常成熟,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。现在的激素药物大多采用天然雌激素和孕激素,剂量也控制在最低有效水平,大约只有年轻女性月经期雌激素水平的十分之一。而且,研究显示,在绝经10年内或者60岁之前开始治疗,效果最好,风险最低。
展开剩余43%关于大家最担心的癌症风险,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来看。首先是乳腺癌,短期使用激素治疗(5年以内)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长期使用可能会略微增加,但这个风险和熬夜、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差不多。其次是子宫内膜癌,只要按照医生的建议,先用“来月经”的方案,几年后再调整成“不来月经”的方案,风险就不会增加。至于卵巢癌,长期使用激素可能会轻微提高某些类型的发病风险,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。而宫颈癌和激素治疗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。
当然,激素治疗不是人人都适合。比如,已经得过乳腺癌的女性,或者有血栓高风险的人,可能就不适合补充雌激素。所以,在开始治疗前,医生会全面评估你的健康状况,确保安全。
总的来说,激素治疗确实存在一定的癌症风险,但在科学管理和专业指导下,这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。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,合理使用激素治疗不仅能缓解更年期症状,还能保护骨骼和心血管健康。如果你正在经历更年期不适,别硬扛,及时咨询医生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。健康的生活,从来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科学的选择。
发布于:重庆市红腾网-炒股杠杆网站-股票加杠杆网站-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